选择地区/语言

MATSU OVERSEA

ENGLISH

MATSU EN

ENGLISH

MATSU CH

中文

优雅的建筑 ——专访全球著名建筑师饶爱理(ALI RAHIM)

饶爱理作为一名国际知名建筑师与建筑学专家教授,当代建筑实践事务所创始人,擅长于展现未来感的建筑空间。同时,也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创电子、杜邦合作设计了相关产品。此次他将与玛祖铭立合作,设计照明系统。

1999年他与Hina Jamelle在纽约合作开设了当代建筑实践事务所,2012年5月在中国上海设立工作室。当代建筑实践事务所专注于运用未来主义的数字技术于建筑设计和构造中,从家具布置到整体的建筑布局规划致力打造“优雅”的建筑。获得诸多殊荣。

关于饶爱理
饶爱理先生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以及永久性建筑设计组的主任导师、耶鲁大学Louis I Kahn建筑学访问教授和哈佛大学建筑学访问教授。在美国常春藤联盟仅有8名建筑设计终生教授。

除此之外,他还是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扎哈?哈迪德工作室(Studio Hadid)访问教授,同时在南加利福利亚大学设计学院(SCI_Arc)任教。

当代建筑实践事务所受杜邦公司,英国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 Z-Corporation,ABT制造公司,以及沃顿商学院等知名企业与相关机构委托而进行项目研究。他们最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将研究合作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对该学科有所帮助并推动创新。当代建筑实践事务所的客户包括塔尔康、斯特拉-麦卡托尼、锐步、总督酒店、三星、台湾路创以及纽约现代博物馆等。这些项目已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艺术家空间、上海、北京、伦敦双年展、伦敦蛇形画廊、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等展出。

饶爱理关于现代建筑设计的著作:
与Chris、Bill Scharples合编《湍流》2011年出版;
与Hina Jamelle合编《优雅》 2007年出版;
《催化形制:建筑学与数字化设计》2012年中文,2006英文出版;
《建筑学的当代技术》 2002年出版;
《建筑学的当代进程》 2000年出版。

关于饶爱理建筑项目的媒体报道:
饶爱理的建筑在各大类型的知名媒体上刊出,如新闻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Standard London》(英国)、《明镜周刊》(德国)、《National Newspaper of Abu Dhabi》 (阿联酋) 、《日本经济新闻》(日本)。建筑设计类:《建筑实录》(美国)、《建筑设计》(英国)、《哈佛杂志》(美国)、《Domus》(意大利)、《Space》(韩国)、《A+U》(日本)。文化杂志:《Frame》(米兰)、《BMW》(德国)、《Euroman》(丹麦)、《家居廊》(日本)、《Exclama》(哥伦比亚)等等。

Q: MATSU
A: Ali Rahim

Q:据了解,当代建筑实践事务所关注于建筑领域参数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那么,能否与我们谈谈您对此的认识与体验?

A:参数化设计在中国很受青睐,也不乏当地组织机构对此备感兴趣,并想发展此方面的教育事业,以培养专业人才,最后将此运用于中国实践项目中。当然,在建造过程中,参数化设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需要攻克的难题。在工作中,虽然我们会运用超前的建筑技术 (参数化设计)来达到我们所追求的建筑效果。是的,我们也许是最先运用参数化技术来做设计的。但同时也会结合其他技术与工艺让建筑更具美感。结合技术和艺术美学的观点提升建筑整体的优雅感一直指引着我们的设计。

对于我们来说,参数化只是一种设计方法,只有通过设计师的大脑,将其与美学设计融合,才能创造出优雅的建筑。没有经过智慧设计的参数,仅仅是数字的简单排列,绝不能造就一个成功的建筑。

Q:你被称为“优雅的建筑师”。可以谈谈你对此的观点吗?你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A:我想我们被称为优雅的建筑师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优雅的。每件作品从设计到落成,从行为模式到设计细节都是优雅的。一旦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舒适、精致而别有回味,那么这就是建筑的“优雅”。我们也编著了建筑书籍-《优雅》。这本书中介绍的设计谈及数字技术遇到的难题,它所涉及的优雅关乎细节,精致度以及给人正统的高贵气质。优雅集结了大众对审美的渴求,代表着人们对建筑视觉上各个领域、细节的探索与研究。

优雅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审美,来自于对技艺的准确把握和控制。我们的建筑风格就集成了所有必要的因素,包括功能,所有的技术要求,包括机械系统、结构和规则,而且我们非常注重体验。每个人都会非常喜欢在我们的建筑中的体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把所有的必要因素集成起来有多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建筑风格总是看上去令人感觉轻松。一直以来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很难达到的,因为所涉及的每一个部分都必须要与其他的部分相关联,这就使得看上去轻松的建筑风格设计起来十分困难。空间、形态、材料以及所有的技术都紧密相连,共同来达成我们的目标。如果你在体验我们的建筑空间时,感觉自己就像穿着礼服打着黑色领带的优雅的詹姆斯邦德,我们就已经实现了我们的目标。

Q:当代建筑实践事务所,在产品设计方面也有很多作品。请您说说对产品设计的看法?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对你的设计创作有所影响?

A:是的,我们做产品设计有10多年了。我们为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纽约的艺术家空间对创作了相应作品,同样,也为路创设计了照明灯具等产品,还与杜邦合作发明了新型材料。我常常觉得产品设计是令人非常兴奋的。特别是当产品投放于市场后,它能影响非常多的人;而不像建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设计与建造,而当其落成,它只能影响到有限的人,或者说是入住其中的人。

Q:您对玛祖铭立的印象是什么?据悉,当代建筑实践事务所将与玛祖铭立开展有关于设计照明系统方面的合作,是这样吗?您对此作品在中国上市后,又有什么期许?

A:是的,我们和玛祖铭立已经签约为其设计一套照明系统,我们非常兴奋能有这样的机会,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作品将对中国的工作环境产生影响。

我对玛祖铭立印象非常深刻!在我第一次参观玛祖铭立展厅的时候,我就对其产品质量表示过感叹。玛祖铭立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在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也是我非常乐意与其合作的原因。我也希望通过与玛祖铭立合作使其产品畅销中国,并坚信高品质的缔造能让其远销美国与欧洲市场。

另外,我对于玛祖铭立的专业精神也非常欣赏。我对于我所接触到的玛祖铭立的创始人与所有员工的专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印象非常深刻。虽然玛祖铭立是一家中国本土民营企业,但她可以和任何一家西方企业媲美。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